所谓的“新”,是指我在投资时不仅看价值,还会看趋势和风口。
归纳起来就是16个字:价值选股,趋势择时,借势风口,严格风控。
用白话说就是:选择好公司后,在趋势起来的时候买入,同时借助市场“风口”的力量,最后还要用一定的风控措施来弥补研究的不足。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下:
五粮液和沪电股份都是好公司。
但是,在资金有限,甚至只能买一只的情况下,买谁不买谁呢?
比趋势更重要的是风口。
上半年的风口是消费股,所以五粮液涨势最好。
下半年的风口是科技股,所以沪电股份走势最好。
如果你在上半年坚守沪电,下半年坚守五粮液,虽然也赚钱,但是收益率肯定要比上半年买五粮液,下半年买沪电的收益要少很多。
有人可能会说,至于嘛,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一只股票10分钟。
现实中,持有一只股哪怕半年不动的有几人?
如果你是做私募的,管着别人的钱,你就会知道,没有人会等你10年,甚至连半年都等不了。
所以,我的这套系统适合于10亿以内资金,对短期收益要求比较高的人。
如果再往细了去说,那就涉及到,如何选择好公司,判断趋势,研究风口,以及做风控的问题了。
在选股上,我一直坚持要选“落难的校花”。
就是有些票质地非常好,像校花一样,人人都喜欢,所以就会很贵。
但是总有一天,它们会因为一些不可抗因素而大跌,这时候机会就来了。
比如,2012年因为八项规定和塑化剂事件等多重利空而股价重挫的白酒(茅台),就属于“落难的校花”。
比如,因为2018年,因为“531新政”而连续大跌的光伏板块(隆基股份)就是落难的校花。
比如,因为17,18年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而持续调整的消费电子板块就是落难的校花。
再比如,因为这两年经济下行,而导致汽车销量下滑的汽车股,也是落难的校花。
但是,校花落难的时候,千万别着急去“英雄救美”。
那样只会成为接下落飞刀的接盘侠。还要再等等。等到什么时候呢?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趋势择时。
当“校花”的股价终于见底了,跌不动了,而且好消息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可以关注它了。
这时候,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技术分析的方法,比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千万不要看不起技术分析,投资牛人冯柳也喜欢用技术分析来辅助判断趋势。)
我的方法就是,一定要等股价的均线走平后,行业及公司基本面出现拐点,开始逐步放量上涨时,第一时间入场。
而不会仅仅因为“已经很便宜了”,就傻傻买入,套个一两年。
还自豪地说,“做价投就得有耐心。”
有时候你会发现,当指数回暖时,大部分的股票趋势都很好看。
比如今年上半年,指数反弹的时候,科技股和白酒股的走势都很漂亮。
但谁才是“全村最亮的仔”,谁才是“真命天子”呢?
这就需要有判断风口的能力。
所谓的风口,在我看来一共有5种,分别是:消费,科技,金融,周期,题材。
从历史来看,A股一直在这几种风格间进行切换。
比如,12-15年炒科技股;16年炒周期股;17-18年炒消费,金融股;19年上半年炒消费,下半年炒科技。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不同的风格呢?
是因为资金会在某个阶段,抱团买入业绩成长最确定的板块。
换句话说,资金“抱团”某类股票,本质是是对业绩确定性的“抱团”。
12-15年科技股的业绩增速最快,资金就猛干科技。
16年,因为供给侧改革导致周期股业绩最确定,资金就抱团周期。
17年,核心资产(消费+金融)的业绩增长最确定,资金就抱团消费、金融。
到了19年下半年,哪个行业增长最确定?
从半年报来看,消费股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而科技股才刚刚开始困境反转,增速才刚刚启动。随着5G的建设以及5G换机潮的到来,业绩增长最快,最确定。
这就是科技股近期表现强于消费股的原因。
所以,判断风口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传统的价投,往往会固守“我买的是好公司,怕什么?”的想法。
我觉得还是不懂我大A的性格。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