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以下简称“上海黄埔馆”)举行开馆暨揭牌仪式。贵州遵铁,上海市桂林商会,上海芯窝物业有限公司,杭州三基传媒有限公司等40多家企业出席。作为活动主办方中科同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瑩瑩也现场发表讲话,宣告上海黄浦馆即日起开馆营业,担负起帮助中西部扶贫产品走进上海市民生活、促进区县经济长效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任。
大合影
仪式现场,作为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项目的发起人,中科同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瑩瑩讲到:“上海黄埔馆成功开业对加强东西部消费扶贫协作,开展全国消费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始终相信在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正确指引下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下,上海黄浦馆将不断丰富消费扶贫产品供给,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的为上海市民做好服务,为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后,贵州遵铁物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丰勋作为特邀嘉宾发表致辞,他提到:“上海黄浦馆的落地,是上海帮扶遵义扶贫的又一落地成果,得到了相关单位和领导们的大力支持,标志着贵州农产品融入全国性消费扶贫大平台,对于提高贵州农产品的品牌化,消费扶贫的数字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午11时左右,活动现场迎来高潮。中科同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瑩瑩和黔货出山农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兵上台为上海黄浦馆揭牌,宣告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在上海的正式落地!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揭牌仪式
现场的工作人员激动地说到:“看到这样的盛况,我们更加坚定了消费扶贫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事情,在营造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浓厚氛围时,更要努力做到人人参与消费扶贫,人人支持消费扶贫,人人宣传消费扶贫。”
揭牌仪式后,以上海市桂林商会秘书长马建新为代表的热心扶贫事业企业家们通过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的线上商城——布袋好物采购扶贫产品,现场总交易额2000余万,既解决了企业对优质、健康农副产品的采购需求,又切实有效地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
与上海市桂林商会现场签约
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是国务院扶贫办指定的消费扶贫创新试点项目,以“公益+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在全国2800个区县落地实施并持续运营。该项目采用“线上电商+线下生活馆”的双流量经营模式,构建“线下场景化+体验化+产业生态链+高效供应链”的超级新零售体系。同时,项目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联动各区县150家优秀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拓宽上下游渠道,围绕“区域IP打造”持续提升贫困地区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打造扶贫产业生态闭环,从而为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将消费扶贫上升到区域发展层面,充分带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消费者、媒体等多方参与,共同推动消费扶贫行动良性循环,巩固扶贫成效,拉升区域经济,增强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据悉,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位于黄浦区九江路705号,馆内面积超900平米,集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体验式消费、新媒体直播等功能为一体,馆内无论从布局到模式,还是功能到体验都秉承着助推消费扶贫产业发展的理念。以更贴合人、货、场的智慧布局,形成符合城市中心区域消费扶贫主场景的“线上购物+生活馆体验”的全渠道场景。场馆陈设将消费体验与扶贫区域的特色相糅合,提升用户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如何更好展现扶贫地区的特色文化,推广扶贫理念。
上海黄浦馆开业,现场签约和揭牌仪式,播视网为直播提供全程后勤保障。现场记录这些企业家为我国消费扶贫助力,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上海黄浦馆优势:
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依托区位优势和互联网技术,升级创新模式,拓宽展示、展销渠道,共建展、供、销三位一体的扶贫产品生态圈,拥有着极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馆内集中展示来自贵州、云南、陕西、湖南、新疆等中西部省份的扶贫产品,既让上海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就方便地吃上来自大山里的优质绿色食品,更有望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让物美价廉、原生态健康的扶贫产品从这里走向全世界,极大地助力扶贫产品的销量提升和品牌塑造,也为贫困地区开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通道!
推荐阅读:魅族h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