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元年(742年),李白与贺知章在长安相遇。
两人都是狂放豪迈的诗人,也是疏宕不拘的酒徒,虽相差42岁,却一见如故。
初到长安的李白向老前辈呈上一首《乌栖曲》,年过八旬的贺老一边痛饮一边吟诵,赞叹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李白大受鼓舞,又从诗袋中取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贺知章读完前几句,酒杯就快拿不稳了。全诗读罢,激动不已,给李白狂点赞:“公非世间凡人,一定是天上的太白金星遇谪下凡!”
“谪仙人”这个流传千古的名号,正是老贺送给小李的。
酒逢知己千杯少,贺、李这对忘年交在长安酒肆纵酒高歌,一时竟花光了酒钱。
贺知章二话不说,手一挥,解下腰间皇帝御赐的金龟,将这一朝中高官才能佩戴的宝物拿来换酒钱。
▲贺知章金龟换酒。
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后人解释说,狂者,进取于善道。
若说“狂”,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绝对不逊于后辈李白。
不同的是,李白的狂,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多少有些膈应人。如果你是领导,肯定不希望下属在工作时醉眼朦胧,“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估计也看不惯他调戏秘书和老婆,让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而贺知章的狂,既是他人生最好的注脚,也成就了他一生平顺、福寿双全,怎么看,都是一个可爱的老顽童。
贺知章是浙江有史可稽的第一位状元。他36岁科举入仕,在中央任职五十载,从未被贬外地,如此经历在唐代高官中绝对是屈指可数。
晚年还乡后,他自己也写诗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还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86岁才辞官回乡,寿终正寝。他与唐朝著名的愤青陈子昂同龄,生于初唐,不同的是,他的一生几乎横贯盛唐,既是开元盛世的建设者,也是见证者。
后世诗人中,南宋的陆游也以高寿著称,但其人生幸福指数,显然远不如贺知章。
如果有记者采访贺知章,问一句你幸福吗。贺知章肯定会笑着答,他姓贺,之后再向大家分享他的幸福秘诀。
贺知章考中状元后,拜授的第一个职务是国子四门博士,用现在话说就是国立长安大学教授。
古人追求的是学而优则仕,可贺知章对仕途却淡然处之。他“性旷夷,善谈论笑谑”,有一种魏晋名士的风范,整日乐乐呵呵,没事就和同事、学生侃大山,从来不担心自己哪天升迁,什么时候涨工资。
当了几年国子学、四门学的教授后,贺知章才在姑表兄弟、宰相陆象先的帮助下,去了太常寺当礼官,正式踏上仕途。这是贺知章人生中的第一个机遇。
要知道,陆象先可是出了名的直臣。他当年由太平公主举荐,当上宰相,却只知道在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从没卷入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
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后,因陆象先刚正不阿,才没有对他进行清算。
陆象先有句名言,天下本自无事,只是庸人扰之。这么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物,却特别欣赏贺知章。
陆象先说:“贺兄倜傥多才,是真正的风流之士。我跟其他兄弟离别日久,从来不会想念他们。可要是一天没和老贺聊天,我就觉得胸中顿生鄙吝之气了。”
贺知章这种乐天派的性格,天生就有感染力,连陆象先这种老学究式的人物,也对他有一种亲近感。
推荐阅读:旗龙